7月9日,3044am永利“探秘舌尖非遗,感受古城魅力”暑期社会实践团,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,走进了柏兆记糕点工坊,开启了一场探寻非遗美食的诗意之旅。
时光深处的匠心传承
清晨,实践团成员们带着调研工具出发前往柏兆记糕点工坊。抵达后,品牌方主理人热情接待了实践团,并详细介绍了柏兆记糕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。柏兆记糕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绪三十年,其品牌发展与安庆的民族文化紧密相连,是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。
在工坊生产车间,实践团成员们亲眼目睹了糕点制作的全过程。搅拌机轰隆作响,将面粉和水搅拌成光滑的面团。师傅们手法娴熟,将面团压成薄皮,再将切好的肉馅、玉米粒和蔬菜丁均匀地包入其中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流畅,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。
路四九经理亲自为实践团演示了月饼的制作过程。他首先将面粉、糖浆、油、碱水、莲子等原料按比例混合,揉成光滑的面团。接着,他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,每个小团的重量都精准无比。然后,他将准备好的馅料包裹进面团中,手法娴熟地将馅料完全包裹住,再用手轻轻搓圆。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匠心与专注,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。
“这种传统技艺真的太神奇了!”实践团成员潘婧感慨道,“每一个糕点的制作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,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和对传统的坚守,让人由衷敬佩。”
与时俱进的创新之光
非遗美食的传承,不仅是对传统的坚守,更是对未来的探索。在与传承人的访谈中,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柏兆记糕点在传承与创新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。
传承人路四九表示:“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传统糕点适应年轻一代的口味需求。我们正在尝试研发低油低糖的产品,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。”品牌方还表示,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,通过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进行品牌推广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非遗美食。
在访谈中,路四九详细介绍了柏兆记糕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。柏兆记糕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当时安庆是少数几个少数民族定居的城市之一,品牌的发展与安庆的民族文化紧密相连。柏兆记糕点的创始人是一位回族人,他将传统的糕点制作技艺与安庆的地方文化相结合,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糕点。
路四九还提到,尽管现代技术已经非常发达,但柏兆记糕点仍然保留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步骤。例如,传统的绿豆糕制作过程中,压模和脱模必须由人工完成,因为使用老式的木质模具可以保证糕点的独特形态和质感。这种手工制作的工艺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风味,也体现了对品质的严格把控。
“非遗美食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”路四九表示,“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,让非遗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”
非遗保护的实践担当
非遗美食的保护与传承,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。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、拍摄短视频、撰写公众号推文等方式,积极宣传柏兆记糕点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。在调研过程中,实践团成员们还与员工和顾客进行了交流,收集了他们对柏兆记糕点的认知和建议,为后续的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
在工坊内,实践团成员们发放了调查问卷,收集了员工和顾客对柏兆记糕点的认知和建议。许多顾客表示,他们非常喜爱柏兆记的传统糕点,尤其是绿豆糕和五仁月饼,这些糕点不仅味道独特,还承载着他们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。
实践团成员们还拍摄了短视频,记录了糕点制作的全过程,并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。此外,实践团成员们还撰写了公众号推文,详细介绍了柏兆记糕点的历史渊源、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。推文中不仅有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描述,还附上了短视频链接,方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非遗美食的魅力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,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。”实践团负责人潘婧表示,“未来,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宣传非遗美食的方式,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本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柏兆记糕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,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非遗美食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。通过实地调研、访谈和宣传推广,实践团为柏兆记糕点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和宣传素材,进一步扩大非遗美食的影响力,同时也为自身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(撰稿:潘婧 摄影:张玉 审核:张万茂)
上一条: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3044am永利多措并举 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下一条:3044am永利举办暑期考研推进会
【关闭】